在三星和五星之间反复( fù)横跳。它有可圈可点的女( nǚ)权主义表达,但其中的两( liǎng)个主题——权力与权利——在剧( jù)本的设置上没有流畅地( dì)衔接起来,导致我需要在( zài)电影的文本之外寻找其( qí)逻辑连接点,电影内部仍( réng)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断( duàn)裂。
前90%展现的是权力,也是( shì)这一部分让我觉得值得( dé)五星。它以敏锐直白得近( jìn)乎可爱的方式向观众展( zhǎn)示了性别压迫是如何渗( shèn)入了生活的每个毛孔,如( rú)何被有意识无意识地再( zài)生产,女性如何反抗又如( rú)何顺从;喜剧和歌舞形式( shì)的加入并未消解这一议( yì)题的严肃性,却减轻了观( guān)众的沉重感和拍摄她人( rén)苦难时难以避免的俯视( shì)感。正是这部分决定了结( jié)局必然不是女主和另一( yī)个男人私奔,毕竟进入婚( hūn)姻/其他形式的性缘关系( xì)后紧接着就是自我决定( dìng)权的让渡,这不是“擦亮眼( yǎn)找个好男人”的个体问题( tí),是整个结构的问题:施害( hài)者和受害者是被批量生( shēng)产的,只是具体规格略有( yǒu)不同。电影也通过多对妻( qī)夫/情侣关系的相互照应( yīng)清楚表达了这一点。


后10%的投票,是在说( shuō)权利,非常具体的政治权( quán)利,而断裂之处也正在于( yú)此:以家庭影射政治能否( fǒu)成立?换句话说,即使在现( xiàn)实中公领域和私领域有( yǒu)着密切联系,但在电影里( lǐ),这种联系是否被有效地( dì)表现出来了?还是说,这种( zhǒng)联系只能通过想象性的( de)、推测性的、故事续写式的( de)阐释来补足?
让我们回到( dào)影片中女性面临的主要( yào)困境:家庭暴力;几乎丧失( shī)经济自主权;被剥夺受教( jiào)育权;生活中其他的琐碎( suì)歧视,如不能用电梯、不被( bèi)允许表达意见等等。这些( xiē)情况是父权社会所共通( tōng)的,并不是(影片也没有说( shuō)是)特定政治制度(如意大( dà)利的君主制)所特有的。1946年( nián)意大利女性拥有了选举( jǔ)权,89%的妇女都参加了那一( yī)年的全民公投,且投票结( jié)果真实地改变了历史,意( yì)大利女性第一次在政治( zhì)上站在了和男性平等的( de)位置(至少名义上如此),这( zhè)当然是重大进步。但此事( shì)对女主角的影响却着墨( mò)甚少,甚至大部分时候政( zhèng)治元素都作为时代的背( bèi)景音而存在,我们几乎看( kàn)不到选举权和制度变革( gé)对个体来说具体意味着( zhe)什么。只有很短的象征性( xìng)镜头:她面对丈夫由闪躲( duǒ)转为直视,围绕她身边的( de)是人群无声的支持。至于( yú)回家后如何,只能以政治( zhì)历史的一般逻辑来进行( xíng)乐观推测:或许她以后可( kě)以......这一切都是可能的,想( xiǎng)象的,未必的,而没有展现( xiàn)出来,没有拍真的反抗,真( zhēn)的逃走,真的离开暴力,甚( shèn)至没有真的愤怒。


因此,当影片在那( nà)一刻结束的时候,我感到( dào)非常疑惑,像一块小石头( tóu)突然落进齿轮,卡在那里( lǐ)——它并没有说清(哪怕是暗( àn)示)公民权利的行使将如( rú)何导向女性困境的解决( jué)(哪怕是缓解),更没有展示( shì)权力的天平是如何因此( cǐ)转变了倾斜方向的。它只( zhǐ)呈现了平等选举权这一( yī)斗争的结果,而没有呈现( xiàn)斗争过程,更没有呈现一( yī)整套父权制意识形态发( fā)生动摇的过程——甚至女主( zhǔ)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( ér)开始关心政治都几乎没( méi)有铺陈,第二遍看才能找( zhǎo)出几处和结局一样短暂( zàn)仓促的暗示镜头。对比而( ér)言,影片中关于女性受教( jiào)育权支线就非常完整,女( nǚ)主对女儿的婚姻从鼓励( lì)到阻断,试图以教育来打( dǎ)破悲剧的闭环,其中的心( xīn)态转变都有对应的镜头( tóu)表现。片名是《还有明天》,如( rú)果不告诉我一切是怎么( me)变好的,我凭什么相信明( míng)天会变好?如果迪莉娅有( yǒu)明天,请展现她究竟有什( shén)么样的明天,而不是笼统( tǒng)而狡猾地说:毕竟她(们)还( hái)有明天。这留白留太多了( le),我需要看到在地的东西( xī)。

其实( shí)完全可以通过另外的历( lì)史陈述/历史影像来弥补( bǔ)这种断裂,用字幕告诉观( guān)众: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( dà)利妇女既不能受大学教( jiào)育也不能参与政治,自意( yì)大利共和国诞生以来,女( nǚ)性一步步在法律上争取( qǔ)到了包括平等就业、受教( jiào)育等权利。虽然看起来像( xiàng)在宣传主旋律,但至少表( biǎo)达上是完整的。
另外,就算( suàn)只谈现实,投票权也没有( yǒu)想象中作用那么大——大部( bù)分时候,即使在民主国家( jiā),政治也并不是所有名义( yì)选民的投票决定的。苛刻( kè)地说,所谓“历史的螺旋式( shì)上升”,作为女权主义的表( biǎo)达已经不够有力了。我们( men)需要看到那些与明白书( shū)写的历史/法律比起来更( gèng)为隐蔽的东西,需要对非( fēi)理性的、嵌刻在语言和行( xíng)为逻辑底层的、情感和经( jīng)验的领域进行更为细致( zhì)的解剖;在白纸黑字的、名( míng)义上的、宏观上的平等一( yī)步步实现以后,微观的权( quán)力等待着更多的解构。
二( èr)编:感觉很多人根本没懂( dǒng)我的意思就急着来反驳( bó)我了......我再次重申:如果导( dǎo)演想要最大程度上达到( dào)“出其不意”的戏剧效果,就( jiù)难免要牺牲家庭与政治( zhì)之间的连贯性铺垫,这和( hé)投票权事实上能否改变( biàn)女性在家庭中的处境完( wán)全无关,因为这不是一个( gè)逻辑问题,这是一个拍摄( shè)上的技术性问题。
如果没( méi)有get到我的意思,就不要回( huí)复我了。
三编:这几天重新( xīn)反思,其实这个结局让我( wǒ)不适的另一个地方在于( yú),它将一种无比切肤的痛( tòng)苦抽象为了一个进步理( lǐ)念,个体的经历过分轻盈( yíng)地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( de)一个分母;你给我展现了( le)那么多具体的苦难,我自( zì)然会去共情那个具体的( de)人,我此刻不关心结构不( bù)关心宏大叙事,我只关心( xīn)迪莉娅。当我提心吊胆地( dì)跟着她穿过街道、接过纸( zhǐ)条,当我满心以为她的生( shēng)活即将好起来的时候,你( nǐ)却说,以后会有无数的女( nǚ)性慢慢觉醒,明天会越来( lái)越好的。那迪莉娅呢?她的( de)明天呢?她还要被打多久( jiǔ)?她是那无垠的进步之海( hǎi)中的一个小水滴吗?她是( shì)一个缩影?一个象征?一个( gè)喻体或本体?服务于电影( yǐng)表达的艺术?我觉得这里( lǐ)面是有一种微妙的残忍( rěn)的。